年俗表情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掃屋、做年夜飯、祭祖、串門拜年、宴飲、貼春聯……然而,除了這些中國年俗的核心要素外,老廣州過年又因其生活于嶺南一隅,獨特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人文意識,而釀生出異常紛繁、細膩、溫情的廣州年文化。
表情一:
賣懶歌:“賣懶仔、賣懶兒,賣俾廣西王大姨。今日齊齊來賣懶,醒(明)朝清早過新年。”
廣州人最早是由古越人和南遷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珠江三角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廣州自古就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華南商品交易中心。這些獨特的環境影響 著人們的群體心態、性格特徵和風俗習慣,廣州人樂意接受新鮮事物,又不忘本土文化。縱觀廣州的各種風俗,既有中原文化哺育的影子,又存留古越族遺風的韻 味,更有大膽吸取海外新鮮事物的情趣。這一點突出表現在老廣州的年文化上。
從臘月二十三謝灶那天起,廣州謂之“入年關”,在年三十之 前的8天裏,老廣州人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謝灶”、“開炸”、“蒸糕”、“掃屋”、“洗華(東西)”、“包粽”、“貼對”,一個都不能少。廣州舊時還有 一首“新春習俗歌”,生動地記錄著這些年俗:“臘月二十三,曬被洗衣衫;臘月二十四,清潔房邊地;臘月二十五,掃房掉塵土;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臘月 二十七,裏外洗歸一;臘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臘月二十九,臟物都搬走。”
老廣州過年除了細緻、毫無疏漏地保留從中原承接下來的各種年俗外,還發展出極具嶺南特色的過法。“封利市——逢沒結婚的人就給”這一習俗據說最早傳自香港,聞名遐邇的廣州迎春花市也最早將“發財樹”、茉莉等花種從海外引入……
中山大學教授、民俗學博士劉曉春認為,老廣州的年俗林林總總,發達的市巷文化造就了豐盛紛繁的廣州年文化景觀。舊時,廣州老城區的街巷間過年會有舞獅志 慶,傳統的街頭藝人手舉獅頭、腳踩竹竿,憑一身絕活技藝可以攀到西關老屋的二三樓,銜走家家戶戶懸于窗臺、門外的“利市”,人們紛紛以招來這一“瑞獸”為 喜;舊時廣州還流行一個賣懶歌的年俗:年三十大早起床,父母就把孩子叫醒,讓小孩拿著一個雞蛋,插上線香到村外跑三圈,小孩嘴裏還要唱賣懶歌:“賣懶仔、 賣懶兒,賣俾廣西王大姨。今日齊齊來賣懶,醒(明)朝清早過新年。”據說,只要小孩子能把這個雞蛋賣了就表示賣掉了一身懶惰,但是很多小孩都偷偷自己把雞 蛋吃了,回來告訴大人說已經賣掉了。
單單從過年飲食一環,老廣州年文化中的“紛繁”一特點就表現無遺:老廣州過年的小食有煎堆、油 角、爆谷、蛋散、芋蝦、糖環、年糕、糖冬瓜、糖蓮藕等不下10個品種,其中每個品種還可以變幻出形態各式的美食。“有些老奶奶做煎堆有絕活,可以把煎堆做 成排球大,中間用嘴吹入空氣,吹得煎堆皮只有幾毫米,皮薄松脆,特別可口。
表情二:
貼門神:“貼門神很講究,秦瓊的頭向左,尉遲恭的頭向右,兩人的面部是相對的,否則就是‘貼錯門神’”。
西關老廣州的生活以細膩和講究而著稱,細膩又成為老廣州過年最為傳神的一個表情。老廣州過年除了“揮春”,還喜歡貼“門神”。門神以前用木刻套色印,畫 的是秦瓊和尉遲恭。廣州舊民居大門多分兩扇,貼門神很講究,秦瓊的頭向左,尉遲恭的頭向右,兩人的面部是相對的,不能貼錯。據說,廣州人還由此年俗衍生出 一句諺語:“貼錯門神”,以此形容兩人互不理睬。而現在隨著廣州民居的變化,廣州人改貼“福”字,不過要倒著貼,意為“福到了”。
老 廣州人心思細膩,過年要處處講意頭,萬事圖個吉利。臘月二十三“謝灶”,廣州人要精心準備兩樣特製小食,一個是片糖,另一個是糯米湯圓,因為百姓們希望灶 王爺上天后能為自己多說幾句甜言蜜語,以保來年安康。大年初一,心思細膩的老廣州會把家裏的掃帚等臟物藏起來,家裏要處處都乾淨;同時,初一大部分家庭還 要“吃齋”、初二要“放生一條鯉魚”,老廣州也不忘在春節時分用這樣的方式錶現對生靈的敬畏、為來年祈福。
此外,老廣州年三十都要讓 家裏的男丁“燂英雄”跳火堆或者火盆以祈求家族人丁興旺;無論多麼艱苦的年代,也要在過年時“開油鍋”,還由此衍生一句俚語“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再 有,廣州人喜歡蒸糕,有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等,糕分九層,名曰“九層糕”,象徵“新春步步高”;另外,大年初一,大人們會讓小孩子走在大街小巷,敲開 每戶家門,大聲對主人說一聲:“財神到,恭喜發財”,在主人家門貼上寫有“財神”二字的紅紙,主人就會回給這位“小財神”一封利市……
由於廣州較早就發展了商品經濟,老廣州講意頭、祈求生意興隆的心願在廣州的年文化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廣州的紅包不叫壓歲錢,要叫利市;廣州迎春花市最暢 銷的種類是金桔、四季桔、菊花,都有“吉利”的意頭,水仙在年三十、初一相繼開放,也象徵“花開富貴”;其他講究意頭的小風俗不勝枚舉,比如有些家會在米 缸上放兩條生魚,意為“年年有餘”,年糕做好後也要鋪一張紅紙、放上一個桔子,然後才吃……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廣州過年也不會忘“勤勞、務實”的好傳統,廣州的花木種植已有1000年的歷史,從清光緒年間廣州西湖路花市就已成了規模。到了現代,廣州人更是將春節花市發展成產業,盆栽花卉成交量佔據了全國市場份額的七成。
表情三:
封利市:一些富裕一點的家庭會包較大的利市給不太富裕的親戚,其中可能包上孩子一年讀書的學費。
廣州自古就是一個熱鬧、開放的城市,廣州人很早就遠遊四方,甚至遠渡重洋做生意,老廣州的宗族意識特別濃厚,春節老廣州都要千方百計回家與親戚團聚,這 就構成了老廣州過年特別溫情、有凝聚力的一面。專家說,春節花市的意義遠不止賣花、買花那樣簡單,廣州人要全家人一起逛花市。幾十年來,摩肩接踵逛花市的 場面一直沒有衰落過。
在廣州郊區農村,剛剛有男丁出生的家庭,要在正月十五當日宴請全族人一起到祖祠吃一頓,通常有肉、魚丸、茨菰下 鍋,保祐子孫安康、人丁興旺。“封利市”中也透露著廣州人祈求朋友、親戚和滿的願望,儘管通常的利市都不大,5元、10元居多,但是家族中一些富裕一點的 家庭會包較大的利市給不太富裕的親戚,其中可能包上孩子一年讀書的學費。廣州人平日不愛露財,也礙于情面,不願受人恩惠、施捨,但是春節封利市卻表現出廣 州人稍稍張揚、家族溫馨的一面。
年俗日曆
根據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葉春生的講述,老廣州人的年中安排,諸多講究。
年二十三:“謝灶”
廣州人把“祭灶日”稱為“謝灶”,這也是傳統中的“小年夜”。原有“官三民四疍家(水上居民)五”之說,即做官人家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一般平民在二十四、水上居民在二十五舉行謝灶儀式,後來界限模糊,一般都選在二十三謝灶。
民間傳說:這一天灶君老爺上天向玉帝述職,奏明各家善惡,玉帝將根據奏述,對各家均有不同的賜福或降禍,所以百姓對灶神畏懼;為表示恭敬,便於是日清洗 灶君神位,簪金花,挂彩紅,用雞、豬肉、鯉魚、美酒、甘蔗、飴糖拜灶君。據說灶君食飽飲醉又被飴糖把嘴膠住,就不能多講話。
年二十八:洗邋遢
廣州人大多在這一天開始大掃除,還要理髮,各家各戶做到窗明几淨,不見灰塵。
年二十九:貼春聯
大年夜的前夕,是最繁忙的一天。要貼上春聯、門神、年畫等點綴家居,象徵吉祥。
年三十:逛花市
更盡時,家家祀灶,懸挂天燈。祭品是羹湯灶飯、糖冬瓜等。參加拜祭的人只有男子,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掃除爐灶,以凈泥涂飾,燃香默拜。家裏的所有大 掃除、理髮、洗澡都要在這一天之前完成,貼上對聯迎接新年到來。除夕之夜,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州辭舊迎新的三件大事。三十晚上的年飯是越晚吃越 好。
年初一:拜神
淩晨祭祖拜神,殺雞。起床焚香,放炮仗。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初一的中午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希望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天吃完,往後就可以大魚大肉了。
年初二:開年
一大早,家中婦女要主持“開鍋”,下花生油,煎蘿蔔糕、煎魚。現代人更是喜歡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吃得越早越好。這天,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廣東 流行女兒攜家帶口回娘家。廣州的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窮鬼日
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廣州人會選擇足不出戶。這天如有人串門,會被當作窮鬼趕出門。
年初四:神落天
接財神回家。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舊年發達的要用雞鴨魚肉祭拜。
年初五、初六:盡情玩樂
這才是廣州人真正享受過年樂趣的時候。
年初七:過人日
舊時這天的早飯,廣州人要設豐盛的家庭筵席,以慶賀“人的生日”。這一天,年青人結伴遊花地,選最美的姑娘——“人日皇后”,由她主持這一天的活動。
年初八:不回家
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歸。初七齣門探親等人,初八不能回家,要留在親戚家。
年初九:九皇誕
老廣州要祭拜玉皇大帝,拿出雞鴨魚肉。
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仔回
在廣州郊區的農村,相鄰兩個村子的小孩要在這兩天擲石子對打,哪個村子贏了就代表新年會更好。初十一,家長要把這些對打的孩子趕回家。
初十二:開燈信
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都要點滿燈,廣州的農村在祠堂也要點燈。
正月十五:祈完燈
廣州人在這一天裏要逛花燈。此外,廣州的郊區農村裏,舊年生了男孩子的要在這一天挂一個燈籠在祖祠裏,表示向祖宗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