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9, 2009

基金會談控制關節炎

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耆英運動班日前舉辦了一場「探索關節炎:如何控制」的講座,大受歡迎。許多耆英表示,年紀一大,關節似乎變硬,偶而還疼,學學如何控制,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很有幫助。
耆英會運動班統籌宋秀珍特地把演講者播放,由關節炎基金會製作的幻燈片,翻譯成中文,協助耆英們瞭解內容,包括透過診斷及治療來探討關節炎種種。
首先,關節炎是指關節部份的骨頭,軟骨破損了,滑膜發炎了。
通常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尤其是女性,或是家族有此遺傳,都比較容易得關節炎這病。體重超重,關節已有損傷,做某些運動,從事某些特定職業,都有增加得關節炎病的危險。如果感覺到關節部位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困難,就應該找醫生檢查一下,讓醫生從各人的病歷、身體及血液、尿液或者照X光片等檢查,來做診斷。
常見的關節炎有骨性(Osteoarthritis)、類風溼(rheumatoid arthritis)、幼年類風溼(juvenile arthritis)、纖維肌痛(fibromyalgia)、狼瘡(lupus)、痛風(gout)等。
美國有一百三十萬人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免疫狀況的慢性病,導致關節快速磨損,其中有不少是遺傳來的,婦女中得這種關節炎病的比較多。
如果得了關節炎,個人自己可以做的減輕疼痛感做法包括使用冷敷或熱敷,減輕點體重,做些體力活動,調整生活節奏,或者照著關節炎基金會的生活改善計劃系列的辦法來做。
冷敷能消腫或麻痺感覺,熱敷可鬆弛肌肉,都能讓人感覺舒服,不過得注意敷的時間不要過長。
做點體力活動,可以減少疼痛和發炎,以及骨頭關節的壓力,讓人不那麼疲勞,每天做三十分鐘左右,可以增強人的靈活性,也增強肌肉力量。
在治療上,有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等做法,包括請醫生開給店面櫃檯可以買得到的不含阿司匹林止痛藥,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外用藥物等。或是抑制劑、皮質類固醇、關節注射等處方藥。嚴重些的,要用關節鏡來照看發炎情況,做滑膜切除手術,甚至更換關節。
其他可以減少疼痛的補充品或替代療法包括使用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針灸,按摩,Chiropractic。
關節炎基金會的提供有許多免費信息,查詢更多詳情可洽401-739-3773,或www.arthriti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