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8, 2009

維基百科上的春節註解

春節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正月」(明治維新後改稱旧正月、韓語稱「설날」(此乃固有詞,即新年之意)。
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 中國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國民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以「過元旦」來稱呼過農曆新年。「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年、舊曆年。日本陰曆天保暦在明治維新後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陽曆計日,原來的陰曆便稱之為旧暦,人民的慶祝活動也只在西曆元日起的三天國定假日,雖然如此,日本人仍然依照傳統習俗過年,只是更改過年的日期,把過年的傳統習俗改為格里曆新年進行,但沖繩縣以及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部份地區仍有旧正月的慶祝活動。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如韓國及越南,即使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有農曆春節的慶祝活動。
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之外,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春節的定義有四種:
•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中國大陸將除夕和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 第四種是同樣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大年初一開始,直到初十五。
• 最廣義的定義是指從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的說法。
別稱
古代人稱呼正月初一為元旦。意思是說第一天的白天。春節還有許多別稱包括:
• 元旦:第一天
• 元辰:第一天
• 元朝:第一天
• 元日:第一天
• 朔日
• 端日
• 歲朝:一年之首
• 三元:一年之首、一月之首、一日之首
• 三朝:一年之首、一月之首、一日之首
• 春節:始於民國,之前多稱春節為元旦
歷史
• 上古:有說法說堯舜時期已有類似春節的慶祝活動,但是未成規模。
• 殷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祭神、祭祖活動。
• 西周:春節期間開始有農業慶祝活動。
• 漢朝:形成正式春節禮儀。
• 漢朝:開始有爆竹(燒竹子)。
• 漢朝:團拜禮儀。官員朝賀天子。
• 魏晉:開始有鞭炮。
• 魏晉:開始有守歲習俗。
• 五代後蜀:開始有春聯。蜀太子題寫的「天垂餘慶,地接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 宋朝:開始使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 民國: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曆正月初一。
• 民國: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
• 文革:文革期間曾經制止工人歇班。
傳統上,每個農曆年都有一隻動物作為當年象徵,稱為十二生肖;陰、陽曆對照表如下:
生肖
地支
春節日期

子 2008年2月7日 2020年1月25日

丑 2009年1月26日 2021年2月12日

寅 2010年2月14日 2022年2月1日

卯 2011年2月3日 2023年1月22日

辰 2012年1月23日 2024年2月10日

巳 2013年2月10日 2025年1月29日

午 2014年1月31日 2026年2月17日

未 2015年2月19日 2027年2月6日

申 2016年2月8日 2028年1月26日

酉 2017年1月28日 2029年2月13日

戌 2018年2月16日 2030年2月3日

亥 2019年2月5日 2031年1月23日

正月的一些日子亦有不同的別稱:
• 初一為雞日
• 初二為狗日
• 初三為豬日
• 初四為羊日
• 初五為牛日
• 初六為馬日
• 初七為人日
• 初八為榖日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小年大年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 小年,即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參見討論頁中的說明),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亦有:敬神如在)。
• 在中國北方,一般在農曆臘月(十二月)廿三日過小年。但在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同樣是漢族聚集地的省份,則往往於農曆臘月(十二月)廿四日過小年。因此,農曆小年在中國南北方不同地區並非是同一天。
•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
傳說
主條目:年獸
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飲食
• 臘八粥、臘八醋、臘八蒜
• 包餃子:餃子形狀像元寶,而且宋朝管銀票叫交子,所以人們認為過年包餃子會帶來財氣,流行於中國北方。
• 湯圓,取團圓之意,中國南方地區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以及元宵節那天必備的食品。
• 年糕,取「年年高陞」之意。
• 年夜飯(團年飯)
• 撈起魚生:新加坡一帶特色,取「風生水起」之意。
各地習俗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要掛的紅燈籠
• 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 拜祖先,上墳。
• 用柚子葉來洗澡。
• 大掃除。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
• 貼上揮春、春聯、年畫,一些農村還要貼窗花。
• 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
• 守歲:傳說如果兒女守歲的話,其父母會長歲。
•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 放鞭炮(炮仗)。
• 放煙花。
•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 派紅包(壓歲錢)。
• 踩高蹺。
• 買年花。
• 敲鑼打鼓。
•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參見春運、恐歸族
•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儘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一月不應購買鞋(因為「鞋」與廣東話的「唉」聲相似)。
•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昇、大吉大利。
• 不動刀。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會在這一天下凡送福。這一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中國大陸
北方地區
除夕晚上傳統上和好餃子面切好餃子餡為初一包餃子做準備,因為初一不可動刀。自80年代起,除夕晚上觀看大陸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了許多家庭的傳統。因為其節目質量下降以及其他娛樂節目增多,現在也有許多家庭到餐館過年。
• 初一:早晨包餃子。傳統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區的傳統)老人初一是不出門的,親友、同事互相拜年。
• 初二:要祭財神,要吃「元寶湯」(餛飩)。北方一般習慣是回娘家拜年團聚。
• 初三:祭祖,一般父母一方已經去世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祭祖,並順帶拜年。跟清明的「上墳」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但在河北等地的 農村,這一天同樣是要「上墳」的,一般都要帶上點心,酒等祭品給已故祖先進行祭祀,並且放鞭炮讓祖先「過年」。一般上墳只允許兒女等進行,嫁入本家的外姓 人則不參與祭祖。
• 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拜年
• 初五:窮日,在中國北方,這一天一般沒有人出門拜年,因為這一天是「黑道日」,一般從春節開始直到這一天才能把家裏的垃圾掃出門,然後放鞭炮慶祝;有一副對聯「一腳踢出窮鬼去,雙手迎進財神來」即爲對此風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輕人會在這一天舉行朋友或同學聚會。亦稱「破五」,是要在家包餃子吃。
• 初六:開市
• 初七:過人勝節
• 初八:祭星。現在北京的各個廟會活動通常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結束。
華中、南、東及香港
• 農村有「飄色」活動。
• 初一前:到各區花墟,年宵市場購買年花或賀年物品。
• 年廿八:大掃除。
• 年三十晚:吃團年飯,去廟宇上頭注香。
• 初一:到廟宇上頭香、花車巡遊匯演、賀歲盃足球賽初賽、煙火晚會
• 初二:維多利亞港賀歲煙花匯演
• 初三:賀歲賽馬、到沙田車公廟祈褔
• 初四:賀歲盃足球賽(決賽)
• 十五:元宵節,很多公園會有掛花燈,猜燈謎等活動,吸引不少民眾遊逛。也會吃湯丸像徵團圓。
• 其他活動:至大埔林村許願樹參觀及祈福;往車公廟祈福;往黃大仙祠祈福;往圓玄學院拜太歲及看年花。(一般是在年初三)
至於拜年,除了初三因為是「赤口」,傳統指容易生口角外,一般會在初一至初五間任意進行,此外,若農曆年假撞正週日,基督及天主教會會於禮堂進行宗教活動。
關於過春節,在中國大陸還有這樣的民俗: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熬一宿的說法。
少數民族習俗
• 雲南白族朋友過年時,要進行「放高陞」的慶祝活動,即是在整棵的大竹子的竹節里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將整個竹子崩上高空數十丈。有的地區還進行「拋繡球」的活動。
• 滿洲的鄂倫春族,在初一的早晨,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互相斟酒,晚輩給長輩叩頭,平輩互相請安。初二、初三舉行賽馬活動。正月十五全家人一起品嘗美味佳餚。正月十六的早上,鄂倫春族人會進行互相抹黑臉的活動。晚輩給長輩抹黑臉之前要先叩頭。
革命化的春節
文化大革命時,北京政府要求群眾「移風易俗」,「過一個革命化、戰鬥化的春節」。春節之際要抓革命、促生產,大幹到臘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腳,除夕吃憶苦飯,初一早上就出工。
其他地區習俗
臺灣
• 冬至:臺灣本地舊俗,冬至已開始有年節氣氛,當天祭祖,稱為祭冬,部分宗親組織也會於當天集會聚餐。當天可以打開祖宗牌位清理,所以許多家族亦藉由此日檢視神主,抄錄資料作為族譜依據。
• 尾禡:俗寫為「尾牙」,於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祭祀土地公,各公司行號則藉此聚餐,酬謝員工辛勞。早期尾牙聚餐有避開雞頭之習俗,避免有開除的暗示。近年來,台灣大企業尾牙聚餐則聘請影視歌星演出,並有高額獎金、股票摸彩,成為台灣媒體矚目焦點。
• 送神: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清早祭祀送神,焚燒雲馬紙為神祇坐騎,返天過年,依例會準備果實甜湯。送神之後,方能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 舊門神,準備換新。香爐中的香灰須於當日重新篩濾過,門神則隨送神焚燒金紙時焚去。而台灣本地舊日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天神會下凡代替上天述職神祇巡 視,所以當日不可當天曝曬褻衣。
• 除夕:依農曆十二月大小月,台灣話稱為二九暝或三十暝。過年前數日,各家便開始蒸年糕,年糕有甜鹹之分,稱為甜粿、鹹粿。甜粿以糯米作成,亦有添加紅豆者,俗諺稱「吃甜甜,好過年」;鹹粿則以在來米製成,如前一年家中曾有喪事者 則不做年糕,由親友鄰朋致贈。通常臺灣民間都在除夕當天或前一、二日更換春聯、門神,隨時代演進,亦有不貼春聯,只貼「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賀 春釐」等賀語紅紙者。除夕當天需祭拜地基主,又稱「拜門口」,而後祭祀神明及祭祖。祭神後,會於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後,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 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當晚則圍爐,並吃長年菜。所謂長年菜一般是帶根的菠菜,也有用芥菜者。依舊俗,農業社會中一年的欠債,須於除夕前還清。所以臺灣俗諺中調侃手頭經常窘迫的人為「天天二九暝」。
• 初一:出門拜年,稱為「行春」,一般而言都會依農民曆決定出行方向及開門、關門的時辰。當天臺灣人通常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
• 初二:為回娘家之日,依舊俗,初二之前,已出嫁之女子不得回娘家,據稱會分掉娘家之福。然隨時代進步,近年來臺灣婦女團體努力推展女兒回家過年的新觀念。
• 初三:為老鼠娶妻之日,當天依例需早睡。
• 初四:接神之日,慣例選在近傍晚之時,俗諺有「送神早,接神晚」之說。接神之後,當年生肖沖犯太歲者,則安上太歲符,現今臺灣諸多廟宇亦設有太歲廳,供奉值年星君,供信徒登記祭祀。
• 初五:開市,各行各業開張營業。
• 初九:傳說為道教玉皇大帝聖誕,稱為「天公生」,當天凌晨或者初八夜晚子時後,各家便開始祭祀,一夜之中,各地鞭炮聲連緜不斷。
• 十五:元宵節,臺灣元宵舉行觀光燈會已成風尚,每年依生肖製成巨型主燈,成為焦點。各地尚有台北縣平溪放天燈、野柳王爺洗港祭儀、苗栗市苗栗蹦龍、臺東市炸玄壇爺(炸寒單爺)、臺南縣鹽水蜂炮等活動。
• 臺灣年俗唸謠: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佮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轉來拜,十三食泔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馬來西亞、新加坡
• 初一前:購買賀年物品,俗稱「辦年貨」。
• 年三十晚:吃團年飯。
• 初一:到廟宇上頭香、出門拜年。
• 初二:出門拜年,回娘家之日。
• 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 初九:天公生,當天凌晨或者初八夜晚子時後,各家便開始祭祀。
• 十五:元宵節。新馬一帶的元宵節和七夕一樣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慶祝方式也有所不同:未婚女性會結伴到河邊拋柑祈求姻緣(男性則拋香蕉)[2],而且普遍上沒有提燈籠或賞燈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