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6, 2009

對牛談情

轉載自(http://tw.myblog.yahoo.com/tsao0215)

分類:台灣故事
2009/01/21 04:17
農曆新年輪到十二生肖中的牛年。從前台灣牛與人關係密切有如家人,讓現在愛吃牛肉的人難以想像。

台灣過去主要有兩種牛:黃牛和水牛,都是從島外引進。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台南發展以蔗糖為主的農業經濟,所以從南洋或比台灣更早開發的澎湖引進黃牛來耕作旱田。後來清代的漢人移民開始在台灣各地大量種植稻米,所以再從原鄉引進水牛來耕作水田。

在台灣早年的農村生活和農業社會中,牛是最重要的耕作夥伴,牛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牛墟」指牛隻交易的市集。當年,一般家庭如果牛隻生病、死亡,就會嚴重影響家計。

在戰後初期以前的三百年間,台灣人與牛之間培養了深厚的感情,日治時代台灣著名雕塑家黃土水的傳世之作就是「水牛群像」。很多台灣人自喻勤奮的牛,就像俚諺所說「做牛著拖,做人著磨」,「有心做牛,毋驚無犁拖」(只要不怕苦,就不怕找不到事情做)。

當時一般人不吃牛肉,有些農人甚至不賣老牛,讓一輩子辛苦工作的牛安享天年。

民間認為牛是有靈性的動物,有一句俚諺:「豬知走,毋知死;牛知死,毋知走」,牛看到有人來抓牠,牠不會叫也不會跑,但會流淚,因為知道自己就要被殺了。另一句俚諺:「毋食牛犬,功名袂(不會)顯;吃了牛犬,地獄難免」,雖然很多英雄豪傑都吃牛肉、狗肉,但吃了難免會下地獄。

日 治時代,有一位日本人山根勇藏在散文集「台灣民俗風物雜記」中描述台灣農人對待耕牛的情形,讓他非常感動。當時的農人大都帶著兩頭牛到田裡,一頭耕田、一 頭在田邊吃草。農人看耕田的牛做累了,也不會鞭打牠,乾脆自己也休息一下,再看牠還是不想動,就把犁卸下來,換另一頭牛來做。

直到戰後,一些客家庄還保有冬至餵牛吃湯圓的習俗,因擔心湯圓太黏牛吞不下去,還用青菜包起來,讓牛連青菜一起吃下去。有人還把冬至那天訂定牛的生日,直到後來耕牛被「鐵牛」(耕耘車)取代了。

但牛畢竟被人類視為牲畜,這從很多台灣俗語俚諺中就可以看出來。不識字的文盲是「青暝牛」(青暝是瞎的意思),對牛彈琴的台語版就是「牛面前讀經」,本性難改的人則是「牛牽到北京(東京)亦是牛」。

小牛長大後要「貫鼻」(以銅環穿鼻),再套上繩子,才能拉著走。所以,「牛囝未貫鼻」比喻小孩子還不知天高地厚,「牛鼻毋牽牽牛耳」、「牛鼻毋拎拎牛尾」則都用來比喻做事不得要領。

農家用竹子編成「牛嘴籠」套在牛的嘴巴,防止牛在耕作時貪吃田邊的草,或誤食鄰家的作物。所以,小孩子貪吃就被比喻「無掛牛嘴籠」。

「牛稠內牴牛母」指在牛舍裡公牛常會用角去觸母牛,比喻只會欺負自家人。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