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這趟首度來美演出,主要是為羅德島大學慶祝該校的孔子學院揭牌。一行三十九人,由寧波市藝術劇院院長郭國強率隊,國家二級演員楊魏文及該團最年輕團員,年僅廿二歲的金夢超,分飾梁山伯與祝英台。
據悉,「梁祝」是寧波小百花越劇團於1994年改編推出的傳統大戲,2001年應邀在法國巴黎和匈牙利等地演出時,大為轟動,並把這齣在中國民間流傳近1600年之久,忝列為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等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故事,比作東方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廿七日晚的演出,儘管從「草橋結拜」、「書房」、「十八相送」、「思祝」、「四十八」、「樓台會」、「山伯臨終」、「逼嫁」、「哭墳」,到「化蝶」等十幕戲,是以縮減版演出,出席觀眾不論中西,幾乎都得靠中英文字幕,才能聽懂以江浙一帶吳儂軟語的越語演出的「梁祝」,但大部份出席者都看得很投入,演出結束,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身蝴蝶,攜手步出舞台謝幕時,全場都起立鼓掌。
「梁祝」的故事情節,其實大部分的華人觀眾都熟悉,但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這場粉墨登場的演出,卻讓觀眾們看到中國傳統戲曲在求新求變求發展之中,把西方舞台劇的場景及鋪排帶進表演中的痕跡。尤其是當晚演員們的妝扮,服飾,及唱腔,都還頗傳統,但演到最後一幕,梁祝化蝶出場,和舞台上的一眾蝴諜現身後,舞台上的台步就變成了舞步,「戲服」也都很現代。
會後有幾名法裔、德裔觀眾指出,當晚的英文字幕,句子翻譯得「很有趣」,但好在整齣戲不需要字幕,也能看出劇情大概。他們分別在羅德島州住了幾年到十幾年,也在其他國家住過,但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欣賞中國歌劇,感覺很新鮮,相信如果事前對中國文化有多些瞭解,再來看戲,會更懂得欣賞。有機會他們很願意再看。他們對當晚由琵琶、笛子、古箏、二胡、越胡等中國民樂器所營造出的淒美氣氛也讚不絕口。
不少華人觀眾則紛紛表示,整場演出的聲光色藝,比他們想像得好很多。
廿七日晚,羅德島大學校長卡羅瑟(Robert L. Carothers)也全程在座。策劃表演的羅大孔子學院負責人馬燄表示,慶祝該校孔子學院揭牌,以及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來到演出等這一系列活動能夠順利完成,靠許多人幫忙,包括美中商務交流服務中心王曉元招呼、接送團員。羅德島華人協會副會長陳和棟、吳子平、宋健文等人幫忙張燈結綵。廿七日晚,中國客棧老闆葉超,PDK Regency老闆鄭心恩、翁利榮夫婦還大方贊助了一頓龍蝦宴,慰勞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團員們。(轉載自星島日報)